据业内人士和外媒24日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正在不正当地主导造船、海洋及物流行业,并提议根据《贸易法》第301条采取救济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
该措施包括对隶属于中国航运公司的船舶在进入美国港口时,每次入港征收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或按净船舶载重吨(NRT)每吨征收最高1000美元的费用。
此外,针对中国制造的船舶,若其所属航运公司的中国船舶占比达到一定标准,将额外征收费用。具体细则如下:0%至25%的入港费50万美元、25%至50%的入港费70万美元、50%以上的入港费100万美元。
这一措施是基于拜登政府时期对中国造船、海洋及物流行业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报告于上月发布。该政策将在3月24日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举行公听会后,最终敲定实施时间。
韩国造船业自2010年代初期被中国赶超后,市场份额长期处于世界第二。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2023年全球商船建造总量达6380万总吨(GT),其中中国造船业贡献3290万GT,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50%。紧随其后的是韩国(1830万GT,占28%)和日本(1000万GT,占15%)。同期,美国的商船建造总量仅为10万GT(0.1%),甚至低于欧盟(40万GT,占0.6%)。
若美国正式实施对中国船舶的入港费用政策,韩国造船业预计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对于全球航运公司而言,相较于建造中国船舶,选择韩国船舶能够有效降低额外的入港费用负担。虽然韩国造船业近年来因中国的低价攻势而处于劣势,但仍具备卓越的建造能力,行业竞争力仍然不容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还明确规定,未来24个月内,如果航运公司选择从中国造船厂接收新造船,其船舶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时,将额外征收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这一条款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航运公司将订单从中国转向韩国。
根据航运期刊《TradeWinds》消息,全球第五大航运公司德国赫伯罗特(Hapag-Lloyd)正在最终审议一项价值12亿美元的订单,计划向韩国韩华海洋订购6艘双燃料LNG集装箱船。赫伯罗特去年10月已与中国扬子江造船公司(Yangzijiang Shipbuilding)签订12艘同类型船舶的建造合同,每艘价格为2.1亿美元。当时,合同中包含了额外订购6艘船的选择权。然而,由于去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当选,市场普遍预测美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华制裁,赫伯罗特最终决定调整订单,将额外的6艘船舶交由韩国韩华海洋建造。
随着美国对中国造船和航运行业的制裁趋严,韩国造船企业预计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订单,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Copyright ⓒ 아주일보 무단 전재 및 재배포 금지
본 콘텐츠는 뉴스픽 파트너스에서 공유된 콘텐츠입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