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星公开宋代画家石恪巨作 引中国鉴定团惊叹

多宝星公开宋代画家石恪巨作 引中国鉴定团惊叹

아주일보 2024-06-19 08:48:23 신고

多宝星古文化艺术馆日前向媒体特别公开一系列以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画家石恪作品为代表的珍贵中国文物,经专家鉴定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3日下午,在首尔钟路区仁寺洞的多宝星古文化艺术馆常设展览馆,多宝星会长金种春邀请中国古艺术品专家对包括石恪书画在内的各种中国文物进行公开鉴定。此次鉴定活动在12日和13日为期两天进行,鉴定专家为中国上海市收藏协会创始会长吴少华、副会长兼国家一级美术师宣家鑫与常务副会长兼书画古玩收藏鉴赏家陈克涛。三位中国著名专家去年也在多宝星古文化艺术馆进行过中国文物鉴定。
 

左侧左起依次为中国上海市收藏协会创始会长吴少华、副会长兼国家一级美术师宣家鑫与常务副会长兼书画古玩收藏鉴赏家陈克涛【图片来源 多宝星古文化艺术馆】


此次公开鉴定中,专家们共对四件完整保留中国传统纹样技法的瓷器和一件书画作品进行鉴定。陈克涛对“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云龙纹盖罐”等宋明清时期的珍贵瓷器作品进行鉴定后表示:“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如此多从未见过的珍稀作品,我们也学习到不少。”

据多宝星方面介绍,在此前的非公开鉴定中,陈克涛对一件推测为宋朝徽宗年间制作并在皇室使用过的“尚食局款酱釉象耳有盖瓶”进行鉴定称:“具体价格难以估算,但初步预计价值可能达到4200万至5250万人民币。”这件作品以酱釉为主要特点,并以狮子造型的盖子与象鼻形手柄等作为华丽装饰。多宝星相关人士表示,如此高估值的中国瓷器在韩国前所未有。
 

吴少华(右)与陈克涛正在鉴定瓷器作品【图片来源 多宝星古文化艺术馆】


鉴定现场还公开一卷包含画家石恪书画作品的大型画册,该作品长826.3厘米,宽47厘米,其规模之大引起在场人士的极大关注。画册中除画作外,还有石恪本人写下的对画作和画风的详细解说,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石恪的作品在民间十分罕见,因此稀缺性极强。石恪以画风独特著称,擅长描绘佛教和道教人物画,具有不拘一格的笔触和讽刺的元素。此次公开的画册中收录有展示其独创画风的各种画作。在石恪的书画两侧,还附有元末明初书画家杨维桢,以及明代著名政治家李东阳、文学家王穉登、书法家宋克等多位名人的书法作品和印鉴,以示曾亲自鉴赏石恪的书画作品。

杨维桢写下“妙墨传神”,李东阳留下明朝正德年间的1508年春季观赏画作的痕迹,王穉登称赞“此卷为石恪自立一家又逸本别开生面矣”,画册的末端是宋克的“石恪字子专益畅人性”题字,意在称赞石恪的品性和艺术,希望后人能理解他的艺术世界。书画中还有对石恪画风的详细解析,包括画面构图和人物描写,足以作为研究石恪作品的重要史料。画册中的各种画作展示出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技法和美学感受。
 

宣家鑫正在鉴定石恪的书画作品【图片来源 多宝星古文化艺术馆】


宣家鑫表示:“石恪生于五代十国时期,主要活动在宋代,当时皇帝成立宫廷画院,但他执意坚持自己的艺术世界,与普通大众交往,把民间的情感和生活通过画作表现出来,其代表作有《出游图》和《郊游图》。”宣家鑫还提到,他在中国故宫博物院、台湾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地都见过石恪的作品,但在民间极少见到。石恪的书画加上明代文人们的题跋,赋予这件作品极高的收藏价值。

宣家鑫称:“两个月前日本的一场拍卖会上,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的作品以2.5亿人民币成交。宋代距今已经约800多年,保存至今的作品实属罕见,我对韩国著名收藏家金种春会长不断收藏艺术作品的坚持不懈深表敬意。”

多宝星会长金种春表示:“通过此次鉴定,我们对石恪的艺术世界有了深入理解,也对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目前还剩下许多未经鉴定的作品,鉴定工作还将持续进行。我们计划对现有文物进行精心挑选并策划展览,以供更多人欣赏。”

Copyright ⓒ 아주일보 무단 전재 및 재배포 금지

본 콘텐츠는 뉴스픽 파트너스에서 공유된 콘텐츠입니다.

다음 내용이 궁금하다면?
광고 보고 계속 읽기
원치 않을 경우 뒤로가기를 눌러주세요

이 시각 주요뉴스

알림 문구가 한줄로 들어가는 영역입니다

신고하기

작성 아이디가 들어갑니다

내용 내용이 최대 두 줄로 노출됩니다

신고 사유를 선택하세요

이 이야기를
공유하세요

이 콘텐츠를 공유하세요.

콘텐츠 공유하고 수익 받는 방법이 궁금하다면👋>
주소가 복사되었습니다.
유튜브로 이동하여 공유해 주세요.
유튜브 활용 방법 알아보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