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人均生产总值(GDP)同比缩水8.2%,减幅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第3位。
2日,共同民主党议员陈善美公开韩国银行(央行)统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资料显示,去年韩国人均GDP为3.214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07万元),较2021年(3.4998万美元)缩水8.2%,减幅在47个主要国家(地区)中仅次于日本(-15.1%)和瑞典(-8.5%),排名第3位。
47个主要国家(地区)包括经济规模排名全球前30位的国家和经合组织成员国,去年韩国人均GDP在47个主要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3位,与2021年持平。
卢森堡以12.5558万美元的人均GDP领跑各国,卢森堡(10.618万美元)、爱尔兰(10.4237万美元)、瑞士(9.1976万美元)和美国(7.636万美元)依次排名其后。
与韩国人均GDP处于相似水平的国家有意大利(3.4109万美元)、日本(3.3864万美元)、俄罗斯(3.241万美元)等。
韩国人均GDP大幅缩水的主因是由于韩元贬值,按照韩元标准,去年韩国名义GDP为2161.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9%,但按照美元标准为1.6773万亿美元,同比下滑7.9%。在有相关统计数据的42个国家(地区)中仅次于日本(-15.5%)居第2位。按照美元换算的名义GDP排名全球第13位,较2021年下滑3位。
央行负责人表示,去年韩元贬值12.9%,导致以美元计算的GDP大幅减少。去年韩元与美元平均汇率为1291.75韩元,较2021年(1144.32韩元)上升12.9%。
央行总裁李昌镛在上月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去年受石油价格飙涨等的影响,韩元大幅贬值,人均GDP排名上升的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为能源生产及出口国,受汇率影响极小。
但韩国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增长动力趋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月25日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0.2%至3%,但将韩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1.4%,这是该组织继去年7月、10月,今年1月、4月和7月后,连续第5次下调韩国经济增速预期,引发经济动力不足担忧。
Copyright ⓒ 아주일보 무단 전재 및 재배포 금지
본 콘텐츠는 뉴스픽 파트너스에서 공유된 콘텐츠입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