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以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每两年发表一次通关、物流基础设施、运费计算简易性、物流服务、货物追踪、定时性等6个项目的测评结果。因在新冠流行期间未能进行调查,本次为2018年后时隔5年的调查结果。
韩国的LPI排名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分别排在第21位、第24位和第25位,此次为首次进入全球前20名。亚洲地区除韩国外,新加坡(第1位)、香港(第7位)、日本和中国台湾(并列第13位)、中国大陆(第19位)也进入全球前20名。与2014年相比,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排名分别上升9位和6位,新加坡从第5位上升至第1位,日本从第10位下滑3个名次至第13位。
物流界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东北亚地区国家物流竞争力的提高,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国家物流竞争力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还具有促进外资企业投资、吸引货物运转等效果。
从韩国的LPI各项目来看,通关排在第7位,物流基础设施排在第9位。据分析,这是由于引进电子通关系统和人工智能(AI)X光判读系统,以及简化通关程序、升级机场和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从而使排名提高。此外,货物追踪(第23位)、定时性(第25位)、运费计算简易性(第26位)与物流服务(第20位)等其它领域仍停留在全球前20名之外。
对此,大韩商会认为应提高物流服务提供和运营等方面的软实力,从而进一步加强物流竞争力。大韩商会目前制定的方案包括加速物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提高货物运输追踪和定时性的综合数据平台、扩大对中小物流企业的支援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等。
Copyright ⓒ 아주일보 무단 전재 및 재배포 금지
본 콘텐츠는 뉴스픽 파트너스에서 공유된 콘텐츠입니다.